出门扔垃圾时,不少人会发现小区垃圾桶总被塞得满满当当。快递盒、外卖餐盒、厨房剩菜这些生活垃圾,随着城市化发展越积越多。数据显示,我国城市每年清运的生活垃圾量还在逐年涨,怎么处理这些 “城市废料”,成了很多地方的大难题。但大家可能不知道,这些看着没用的垃圾里,其实有不少能源价值 —— 只要经过科学处理,它们就能变成替代燃料,既能解决垃圾不好处理的问题,还能给工业生产补能源天鲜优配,环保和节能两头都能顾上。
一、垃圾变燃料不难,8 个步骤就能搞定
想把生活垃圾变成替代燃料,关键不在直接烧,而在前期的预处理。靠专业的生活垃圾或陈腐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,走 8 个标准步骤,就能把垃圾精准加工成燃料原料,具体步骤是这样的:
一级破碎:把家具、大包装这些体积大的垃圾,放进一级破碎机里,用机器强力打碎,变成小体积的物料,方便后面继续处理。
除铁筛选:破碎后的物料送进除铁器,靠磁力把里面的铁钉、易拉罐等金属挑出来。这样既能防止金属弄坏后面的设备,还能把金属回收再用,不浪费资源。
展开剩余74%圆盘筛分选:除完铁的物料送到圆盘筛,筛盘一转,就能把纸张、塑料这些能烧的成分筛出来,同时把玻璃、砖石这些烧不了的杂质分离开,先完成一次分类提纯。
风选分离:经过圆盘筛的物料再进风选机天鲜优配,靠风力把轻的物料(像碎纸、塑料薄膜)和重的物料(像碎砖头、石头块)分开,让能烧的和杂质彻底分开,分类更精准。
二级破碎:如果一级破碎后的物料颗粒还不够小,就用二级破碎机再碎一次,把能烧的物料碾成几十毫米大小的均匀小颗粒,这样后面烧的时候能更稳、更充分,不会有大块烧不透的情况。
二次风选:二级破碎后的轻物料,再进一次风选机,进一步把高纯度的可燃物(比如碎纸、碎塑料)和剩下的重杂质(比如小石子)分开,保证接下来用的物料几乎都是能烧的。
收集轻物质:两次风选做完,再根据需要完成二级破碎后,把高纯度的轻物料集中收起来。这些物料就是做替代燃料的核心原料,也是垃圾变燃料的关键半成品。
处理重物质:分出来的砖石、玻璃碎块这些重物料,单独收集后再处理,比如填埋或者再利用,不让它们影响燃料的燃烧效果,让整个预处理过程能规范收尾。
简单说,就是靠专业设备,按 “破碎→除铁→筛分→风选→二次破碎(看情况)→二次风选→处理轻重物料” 的流程,一步步把垃圾里能烧的部分挑出来、加工好,最后做成替代燃料原料。既解决了垃圾处理的麻烦,又实现了废物变能源,环保和经济都能兼顾。
二、垃圾做的燃料好处多,环保又省钱
用垃圾做的替代燃料,其实特别实用,既能帮着保护环境,还能降低成本,优势很明显:
从环保角度说,第一,能大大减少垃圾填埋量。原来要埋在地下的垃圾变成了燃料,不仅省了宝贵的土地,还能减少垃圾发酵产生的渗滤液、温室气体对土壤、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。第二,这种替代燃料烧的时候温度更高、更充分,能明显减少二噁英、二氧化硫这些污染物的排放,比传统的垃圾焚烧方式更环保。第三,替代燃料属于生物质能,燃烧释放的碳是短周期循环碳,和煤炭、重油这些化石燃料释放的长周期碳比起来,能显著减少净碳排放,帮着推进双碳目标。
从经济角度看,好处也很实在。一方面,替代燃料的制作成本比煤炭、天然气低不少。像水泥厂、发电厂这些用能多的企业,换成这种燃料后,每年能省一大笔燃料钱,性价比特别高。另一方面,预处理时挑出来的金属、玻璃能卖给回收企业,厨余垃圾晒干后的残渣还能做成有机肥,真正做到垃圾全利用,一点可用资源都不浪费。现在不少地方还对这类项目有补贴,比如江苏就给 RDF(垃圾衍生燃料)生产企业专项支持,进一步降低了项目的运营成本。
三、垃圾制燃料技术已成熟,多地都有成功案例
可能有人会担心,垃圾做燃料的技术靠谱吗?其实现在这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,国内不少地方都有成功的实践案例。比如陕西榆林的一个生活垃圾处理项目,用碎得机械(SIDSA)专业的破碎分选设备,把垃圾精细破碎后,筛选出高纯度的可燃物,做成的替代燃料热值稳定,能直接满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需求。另外,国内很多水泥厂也在试着用这种替代燃料,既能满足自己的能源需求,又响应了国家的环保政策,一举两得。
四、别再把垃圾当负担,它其实是待开发的能源
以后再看到小区里的垃圾桶,大家可以换个角度想:这些垃圾不是城市发展的负担,而是等着开发的能源资源。随着技术不断进步、政策持续支持,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生活垃圾变成清洁燃料。这不仅能让城市环境更整洁天鲜优配,还能给能源结构转型添动力,推动城市一步步朝着无废城市的建设目标和双碳发展愿景靠近。
发布于:江苏省恒汇证券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